太阳雨集团总裁陈荣华:为人之道与处事之法

2025/08/21 太阳雨空气能 4

编者按

2025.7.30

在信息洪流裹挟的悬浮时代,焦虑与迷茫如影随形。太阳雨集团总裁陈荣华先生特开设专栏,再推力作《为人之道与处事之法》。为人与处事,是人生永恒的两大命题。深刻剖析二者的辩证关系:为人贵在“正”,以诚立身,以德润心;处事重在“奇”,以变求新,以智破局。顺人性可成事,反人性可修身,二者看似矛盾,实则相辅相成。正如曾国藩“结硬寨”与“出奇兵”的智慧,唯有守正创新,方能行稳致远。

 


人生在世,无非“为人”与“处事”两件事。


为人,有为人之道;处事,有处事之法。两者紧密相关,却又各有其独特的逻辑与境界。


为人要正 处事要奇




《大学》有言:修身在正其心。


正,就是堂堂正正,是立身之本。要保持初心,秉持正心,堂堂正正去做人。这是我们太阳雨团队一贯追求的底色,也是我们太阳雨人最显著的特色。


《孙子兵法》亦云: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


奇,就是变化,打破常规,是创新之法。就是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。


由此可见,“正”是根基,是原则;“奇”是方法,是策略。二者既密切相关,又有所不同。


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就是为人正,处事奇的典范。若无立身之正,则“结硬寨”易成劳民伤财;若无用兵之奇,则“守正道”终难破困局。


“做人要诚恳,做事要精明。做人要低调,做事要高调。做人可以简单,做事要不简单。做人要有理想,做事不能理想化。”这些是我在干部会议上经常会提到的做人与做事的不同。


正所谓:无正不可以立身,无奇不可以成事。


处事要顺人性 为人要反人性




人性是刻录在基因密码中又流淌在文化血脉里的复杂命题,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量子纠缠,是生物本能与精神超越的永恒角力。


处事,要顺人性。


比如在产品开发中,要围绕用户的切实需求和行为习惯才能设计出用户满意的产品。又比如,在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中,必须基于对目标群体心智模式和行为偏好的深刻洞察,才能实现精准营销和有效传播。在企业内部管理上,激励机制的设计更是如此。只有顺应人性中趋利避害、社会认同等特点,才能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。


营销依从消费心理,管理顺应激励逻辑,就是顺人性处事的具体体现。


相反,为人要反人性。


一个人必须不断克服自身的种种缺点,才能实现持续成长。曾国藩有句名言一针见血:“人败皆因懒,事败皆因傲,家败皆因奢。”个人修身如此,作为管理者更应加强自身修养,品性锤炼,抑制并克服人性中那些不好的本能倾向,继而透过自身的成长与突破来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与发展。


修身克己守正,处世谦退利他,就是反人性为人的生动写照。


如果说顺人性是胜人者有力,那么反人性就是自胜者强。


知行合一的辩证之道




为人与处事虽有明显不同,但不是彼此割裂,而是辩证统一。


为人之道更侧重内在的认知与修养,偏向知的层面;处事之法更侧重外在的方法与策略,偏向行的层面。正如王阳明所讲:“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”正与奇、克己与顺人、知与行,看似矛盾,实则一体两面,相互依存,相互促进。


为人与处事,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永恒的课题。


为人之道是处事之法的根基,处事之法则是为人之道的体现。为人之反人性修的是心性之正,处事之顺人性用的是方法之奇。真正的成事,必然是为人之道与处事之法的有机统一。


人成于事,事彰于人。人因事而丰盈,事因人而不朽。


让我们以“反人性之正”彰显生命底色,以“顺人性之奇”激活事业气象。在“道与法”、“知与行”的永恒交融中,不断探寻并践行属于自己的为人之道与处事之法。





图片
作者简介 


陈荣华,太阳雨集团总裁,正高级经济师,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“珠峰守护计划”发起人,全面负责太阳雨集团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,拥有近30年家居、家电、新能源行业管理经验。受多家知名财经杂志的邀请撰写营销专栏,目前,已出版《营销赢思维》、《心营销》等著作。